胶东花饽饽“受宠”在燕郊 蒸出“年”味道

花馍,又称花饽饽、面花,即用面团捏成各种艺术造型,是极具观赏性的传统面食,也是颇具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品,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逢年过节、生日寿辰、乔迁开业、婚礼庆典等场合,都少不了蒸制这一传统美食,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。寿桃、金如意、鲤鱼跳龙门……眼前这些堪称艺术品的花饽饽,全部出自燕郊镇刘秀娟之手。

刘秀娟是山东省烟台人,在燕郊小庄营村经营着一家食品公司。走进公司展厅,玻璃橱窗内摆放着各类花饽饽作品,有“万事如意”“喜上眉梢”“招财进宝”等,只见层次分明的“莲花”下,几尾“金鱼”活灵活现地摆尾嬉戏,取名“莲年有余”。

刘秀娟制作的花饽饽不仅形象逼真色彩鲜艳,而且营养健康,所使用的颜料都是果蔬汁。翠绿颜色取自菠菜汁,金黄颜色取自南瓜汁,紫红颜色则取自番薯汁,为做出地道胶东花饽饽的味道,连花生油都是从胶东运过来的。

胶东花饽饽以面粉为原料,用简单的工具,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、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、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。一块普通的面团,经过和面、发酵、造型、装饰、蒸制等十多道工序,五谷杂粮点缀出眉眼,红橙黄绿描画出色彩,寿桃、福袋、元宝、鲜花、小老虎、鱼等百余种样式的花馍热气腾腾出锅,令人垂涎欲滴。在刘秀娟的家乡,花饽饽已有300年历史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。

刘秀娟介绍说,她的祖上世代以蒸制面食为主,从小她就跟在奶奶身边学习了一身花馒头制作技艺,她制作的花饽饽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元素,憨态可掬的“老虎”、奋力跳龙门的“金鱼”……一个个花饽饽有趣可爱,对于刘秀娟来说,花馍制作既是家传手艺,也是一种道不尽的乡愁。

刘秀娟公司的规模并不大,由于花饽饽全要靠手工制作,一到逢年过节,订单多到雇人也忙不过来。她告诉记者,受家庭等影响,从小就学做花馍,对她来说也是乐在其中,这些年不断摸索新花样儿,在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,不断尝试更新制作手法、提高记忆水平,创作立体版的系列花馍,增加更多集观赏、食用、绿色、健康于一体的产品,朝着“艺术品”方向发展,让多彩花馍“蒸”出幸福生活。

上一篇:三河市“交邮融合”发展迈上新台阶
下一篇:迎宾北路派出所:新春“警”常在 守护万家安

网友回应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